2013年8月26日 星期一

華光社區本來與我是沒有關係的。

華光社區本來與我是沒有關係的,過著偽中產階級的日子,日復一日。

直到看到曾經的實習同學坐在屋頂上強烈抵抗反拆遷;看到研究所學弟一篇篇震撼的文字攝影報導;看到一棟棟像極了兒時記憶的矮平房,有著孩子嬉戲大人寒暄的人情味。此時,華光正在被漸漸夷為平地。

或許周遭的居民會放下心頭大石,這區妨礙進步的「廢墟」與「垃圾堆」終不會淪為「治安死角」。那可曾經是某人的「家」啊!是誰任它成為現在的樣子?

跟老爸說起華光社區,提到實習同學參與的抗爭。老爸的論調跟大多數人一樣,「大學生懂什麼啊?被利用了還不知道!妳喔,顧好小孩就好了!很多事情我們局外人不知道不要亂給意見啦!」老爸顧家愛子,全心為家庭奉獻,我尊重他的看法,我吞回快要吐出的氣話,憋到快腦充血。

關心華光社區大多是靠臉書。看著臉書越來越少的按讚與分享人數、看著一開始的支援熱情到最後「居民得了便宜還罵乖」的反應聲浪,我真想問,如果這是你的家,你的爸媽祖父母花了半輩子積蓄買來的家,你還會這樣說嗎?

臉書上,發現有位高中同學也非常關心華光並參與其中,我是驕傲的。看著同學以都市規畫的專業發表的相關評論,我想起高中時代穿著綠衣黑裙總是笑口常開的她,也想起了我自己。是什麼把我們帶到今天的位置?一邊慶幸自己還有安身落腳處(代價是好多個零的房貸天文數字)、一邊慚愧自己只是「所謂的知識份子」,在城市的各個角落作一個飄忽的偽文青,卻無力為城市的歷史留下些什麼。

有幾次工作上到華光取景,居民總是慷慨大方,從沒有人叫我們去哪裡申請拍攝。華光的氣息是溫暖、自由的。

跟老公還在交往談戀愛時,常去金華麵店吃東西,大樹下運匠顧客跟老闆寒暄的景像、配上一碗重口味卻好好吃的麻醬麵,如果有錢就點些小菜跟湯,如果沒錢就看著彼此吃麵也能飽……

曾經帶著樂樂與乖乖,跟老公一起到華光走走。小孩自由自在的奔跑,在巷道中看到突兀的挖土機,卻扁嘴哭了起來。

那清爽的涼風啊,那被風捲起的枯葉啊,那自在的氣息啊。幸好回憶是帶不走的。


再見了,華光社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