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3月28日 星期一

隨手記記

有天下大雨,我帶著樂樂,路經某間肯德基,看到一位衣衫襤褸,連鞋都沒有只穿襪子(還破洞)的流浪漢。雨天溼答答的,穿鞋的我們都走得戰戰兢兢,他更是寸步難行,幾乎可以說是用嚕的在走路,很怕滑倒的樣子。

「哥,你有看到剛剛那個阿公嗎?」我問樂。「有啊!」
「媽媽好想把鞋子脫下來給他穿喔,可是他應該不會穿,也穿不下,」「嗯...」

我想到那雙受盡風霜的腳就難過,但過了幾天,哀傷程度也遞減了。有天,我帶著樂乖一起等公車,樂對我說:

「媽媽,你看對面那個人,他走路一跛一跛的...」那是位拿著拐杖的老先生,有點像流浪漢,看起來很瘦弱。

樂從來沒有這樣跟我分享過他的觀察,這時我突然聯想到,他會這樣說,會不會是因為前幾天我跟他提到那位流浪漢的事?我沒有再追問樂,但我知道,他以後會對身邊類似這樣外表「特殊」的人,多一點留心。(我這裡說的留心,指的是觀察、警覺、關心...,總之他不會無感,必要時他可能會自然發生警覺、感覺安全時他或者會付出關心?不知道,總之他不會無感。)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小妹妹過世了,而且死狀甚慘,兇嫌被追打很慘,被害者家人痛哭,被害媽媽卻忍著傷痛理智地希望社會以後不要再有這樣的人(這位媽媽,真的很不簡單)。廢死聯盟臉書又被灌爆。網路上看到大家吵成一團、有學者撰文呼籲媒體自制...。

大家都在問社會怎麼了,大家覺得社會病了,但大家又不改變。例如,爸媽依舊希望孩子學英文、考高分、考公務員爽爽過一生。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我很好奇把孩子送到雙語幼稚園學校的父母親,自己喜不喜歡英文?這是另外一個題目了,但今天真的很適合把我的問號通通打出來。

我英文不夠好,但是我非常喜歡英文,(當然也喜歡中文與台語),我常常看外文電影、節目、文章,有不懂的字就查字典,經常為了多學會一個單字或片語或一種說法而開心。我覺得英文是要拿來用的,是一種溝通的工具,但如果要花大錢去幼稚園學英文,不如存錢起來,等他上小學或更大一點時,帶他去一趟紐約或倫敦之類的城市,他會知道英文是活生生的,不只是補習班裡老師教的那些單字。到時如果他對相關文化有興趣,他自己就會去學,(就像我一樣)。

不過我碰過許多家長,聽到我的孩子是公立幼稚園,他們會說喔好幸運抽得到,然後就開始說他們是哪家多有名的雙語幼稚園之類的。這時我知道話不投機還是轉方向吧,然後看著那些奔跑開心的孩子,想像著他們未來要很早起床、課後安親學才藝、補習到天荒地老、考試考不好在外鬼混學壞.........。當然我是悲觀了,只不過,這些跟「教育問題」擦身而過的經驗,讓我樂觀不起來。

面對悲劇,面對社會更多問題,我們不能只是嘆氣而已,(更不用靠政府了),我只能用我自己的方式跟孩子相處,希望跟我一樣感到無助的家長越來越多,然後我們會意識到,我們不能只是嘆氣、然後無奈地還是選擇把孩子推到補習班去,我們應該可以多做很多事,不能只是嘆氣而已。